无土栽培立体草莓定植及管理
无土栽培立体草莓是一种高效、节能、无污染的草莓生产模式,广泛应用于农业示范园和观光园中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土栽培立体草莓的定植及管理技术,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一、栽培模式与基质选择
无土栽培立体草莓常用的栽培模式包括层架式栽培和柱状栽培。层架式栽培利用2~3层分层式框架,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,容器内种植草莓。柱状栽培则利用立柱来固定和支撑栽培钵和滴液盒,使栽培贯穿一体,可以在四瓣体塑料栽培钵的每瓣内种植草莓。
栽培基质的选择对于草莓的生长至关重要。目前,生产中应用效果好的基质包括草炭、蛭石、珍珠岩、沙子、锯末、菇渣、秸秆、椰糠等。草莓立体栽培的基质一般是几种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,常用的混合基质配比有2∶1的草炭、蛭石;3∶1的草炭、沙子或珍珠岩;1∶1的草炭、锯末;4∶6的草炭、炉渣等。
二、定植技术
草莓的定植时间通常在8月下旬至9月初,选择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。定植时,按株距15~20厘米进行栽植,确保草莓植株分布均匀。栽植幼苗时,要用铲刀在栽苗位置开穴,穴深度在6~7厘米,将草莓幼苗放入穴内再填基质压实。
定植后,应立即进行地膜覆盖。覆膜时,两人操作,先将黑色地膜平铺于栽培架上,然后每隔15厘米用一个夹子将膜固定在架子上。待黑膜完全固定后,用手在草莓植株上方掏一小洞,小心地将草莓小苗从洞中掏出来。
三、水肥管理
定植后的十天内,应滴灌清水,保持基质湿润。幼苗成活后,开始滴灌营养液,每隔10天滴一次。采取膜下灌水的方式,确保基质湿不涝、干不旱。
草莓在果实膨大、生长和成熟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。因此,应适当增加追肥次数,定植后可以两周追肥一次,出蕾后每10天追肥1次,以液态肥为主。肥料的配比为:磷酸二氢钾10克、水15千克、叶面肥10克、尿素50克。可以结合滴灌浇水进行施肥。
四、温度与光照管理
草莓喜温凉气候,前期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~25℃,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2℃以上。定植后温度可稍高,白天控制在28~30℃,夜间12~15℃,最低不低于8℃。草莓开花期对温度较为敏感,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~25℃,夜间8~10℃为宜。
草莓为喜光植物,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。在保证温室温度不超过30℃的情况下,尽量提高光照强度,范围在2.5~6万lux。光照过弱不利于草莓生长,营养生长阶段可以适当喷水加湿,生殖生长阶段最好不要喷水,尤其是结果期。
五、花果期管理
花期管理可结合人工授粉或放蜂来提高座果率,减少畸形果的发生。大棚内蜜蜂的密度应按照一株草莓一只蜜蜂的比例放养,蜂箱应当在花前3~5天放入温室内。坐果后,应及时疏除畸形果、裂果、过早变白的小果,一般每个花序留6~8个果比较合适。
六、病虫害防治
草莓易发生灰霉病和白粉病,可用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,用20%粉宁乳油3000~4000倍液防治白粉病。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,可用内吸杀虫剂防治,如甲胺、乐果等。
七、采收与储存
草莓以鲜食为主,应在草莓的红色部分达到70%后采收。采收时间一般在早上10点之前,采收时要轻拿轻放,不要损伤花萼,同时要分级存放。
综上所述,无土栽培立体草莓的定植及管理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栽培模式与基质选择、定植技术、水肥管理、温度与光照管理、花果期管理、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储存。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,才能确保草莓的高产优质,提高经济效益。
下一条: 适合水培的蔬菜种类及水培技术 | 上一条: 无土栽培水培模式很多,那么管道水培种植生菜需要哪些技术? |